1.创新互动,扩展体验深度
互动式营销需要与用户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,因此须站在旅游者的角度,了解其兴趣爱好及关注点,由此展开旅游营销。在与用户交流互动中,要表现出良好的说服力,明确表达效益诉求,以达到品牌推广、产品营销的目的。内容质量上遵循实用、情感、互动式的创作原则,并基于功能需求开放的原则,让企业和用户双方获利;互动方式上尽量简单、有趣、真实,并持续对互动方式进行改进。
2.话题制造和传播
创意短视频软件是目前比较火爆的互联网社交工具,通过社交软件传播使很多景区瞬间走红,如西安“摔碗酒”的小视频,促使西安城墙东部中山门内永兴坊内商铺一天卖出上千碗酒。短视频营销目前更多的是被动营销成功案例,网友上传视频带动了目的地的火爆,而并非目的地运营者自发上传视频。真正要实现互动平台类营销的成功,有关企业和部门需要主动制造话题,利用强曝光、高互动、达人效应、跨平台联动等策略,实现人气引流,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。
一、旅游目的地的数据营销思路
1. 整合优质平台资源,向游客精准推送旅游产品
利用旅游目的地官方网站、百度、谷歌、去哪儿、携程等优质推广平台,着眼旅游大数据特征,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提升,形成多种旅游产品,满足游客的线上线下同步体验需求。例如,成都营销推广整合政府资源,采用创意网站、网络搜索、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营销,并且总结了“全球化视野,新媒体手段,数据化分析,精准化投放”二十句字言。成都首先把将成都国际形象定位成“熊猫的故乡,中国的中国”,然后成立“熊猫之家”成都旅游网站,面向主要客源国家,进行有针对性的热点关键词投放,最终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。
2. 将游客需求放首位,多种定价策略并行
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快捷,市场价格的变动使得旅游消费者变得更加敏感。因此,旅游行业的价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。合理的定价策略可分为两种,一是采用灵活多变的定价策略,通过多种档次的定价划分,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人群,从而加大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;二是实行多种定价策略并行的模式,充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,将消费者放在首要地位,让游客自由选择旅游产品组合。
3. 运用体验式营销方式,增强游客对产品的感知
由于旅游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特征,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触性,无法让消费者直接感知。因此,借助新媒体技术,在营销过程中,要注重营销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创新,通过内容的创新紧抓游客眼球,实行体验式营销方法,适当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体验活动,让消费者感受到旅游的服务以及目的地的魅力,增强对产品质量的感知力,以便更好地了解旅游产品。
二、旅游目的地的社交网络营销思路
1. 借助热门话题造势,扩大旅游目的地知名度
旅游目的地选择合适的主题和传播渠道进行官方社交账户的推广,能起到增加点击量、聚集人气、提升形象的目的。例如,在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到来时刻,作为较早进入这一时间点的澳大利亚,遇到洪水般的询问:“澳大利亚是否安然无恙”,澳大利亚旅游官网通过博客幽默地回复:“Yes,we are alive.”随后,该消息短时间内被 1.63 万人转发,当日粉丝突破400万,一日间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官方博客账户。需要注意的是,官方社交类营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,目的地话题的选择、制造、传播、反馈,网络谣言的及时回复,大数据的分析使用等,需要专人长时间运营和投入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2. 社交 + 团购,打造“散客拼团游”
拼团作为一种社交营销策略,通过朋友圈、微博等社交通道,对拼团的营销产品在网络上进行多次裂变式覆盖,以低价格手段获得产品流量。同时,拼团具备了散客游的基本特点,即经济性、广泛的参与性与较高的自主性。参加拼团的散客既能节约费用支出,又可以享受自由行带来的自主性。例如,驴妈妈拼团活动借鉴拼团游模式为特色旅游产品引流,当团长发出的团拼团成功后,驴妈妈会以奖金形式将团长购买门票的金额以100%或50%的比例返现进团长的 APP 账户。这种创新玩法以激发团长的活跃性为目的,并带给人们更多的新鲜感和体验感。
三、旅游目的地的节庆营销思路
旅游节庆活动作为一种旅游营销产品,传播聚集效应、经济收益峰聚效应、关联产业带动效应受到旅游企业及旅游目的地的高度关注。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,既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、传播旅游目的地文化,又能刺激游客消费,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等等。